可持续发展概念更多地集中在了技术进步导致效率的重要性上,效率的提高可以使用更少的资源,特别是能源生产同样多的产品,从而使得社会福利获得提高的同时,也获得了资源的节约(VonWeizsackeretal.,1997)。这个概念有一个前提假设:技术进步导致能源效率每提高1%,将带来能源使用量同比减少1%。但实际上技术效率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能源使用量的下降,“回弹效应”(ReboundEffect)是能源经济学中的一个着名命题,由3pe防腐钢管的技术进步引起的能源消费反弹效应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能源政策的实施效果。哈笨(Khazzoom,1980)**提出能源使用的回弹效应假说,他认为: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并不必然导致能源相对需求下降。 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可能会导致能源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替代,导致3pe防腐钢管能源使用数量的增多,从而导致能源消费的真实减少量与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的减少并不表现出同比例变化。布鲁科斯(Brookes,2000)也认为: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会引致更快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的加速反过来又使能源消费总量增加。这就是能源领域内着名的哈笨-布鲁科斯(Khazzoom-Brookes)假说,即当真实的能源价格不变时,技术进步引起的能源效率提升会增加而不是减少能源消费。能源回弹效应是亨利·桑德斯(Hen-rySaunders)在哈笨和布鲁科斯的研究基础上于1992年提出的,亨利·桑德斯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得出结论:对生产企业而言。 能源使用强度降低代表着在同一条等产量曲线下,获得等量产出的前提下可以相对地减少能源投入量,但能源相对价格的降低也暗示着其他生产投入要素(如资本、劳动力)存在被能源替代的可能性。当能源使用价格相对下降,对应产成品的相对价格也会下降,从而可能引致对企业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曲线右移,产品需求的增加导致了生产企业生产供给的增加,从而导致更多的能源需求。较终的均衡结果表现为:依靠技术进步导致能源节约部分地被新增加的能源需求抵消了。目前国内外测算能源使用回弹效应的实证类方法主要包括三种:①直接测算计量模型。核心思想是将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后的原计划可以节约能源消费量与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后实际节约能源消费量的差值,作为测试能源使用回弹效应的大小的量化值。